朝陽區(qū)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今天表示,朝陽區(qū)“臨時設施+固定設施”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模式已基本形成,將力爭年底前處置能力達1000萬噸,從今天起開始承擔東、西城建筑垃圾的處置任務。
今天上午,兩輛裝載著西城區(qū)建筑垃圾的大型裝卸車進入朝陽區(qū)東壩建筑垃圾資源化生產區(qū),開始進行再生處理。
“今天拉過來的兩車,主要是西城區(qū)什剎海、西長安街兩處違建拆除后產生的建筑垃圾,約有30噸。”東壩建筑垃圾資源化生產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建筑垃圾經過破碎、分選、篩分、處理等一系列工藝之后,成塊的建筑垃圾被變成了粒徑不等的骨料。骨料可用于制作混凝土、筑路路基和透水磚。
朝陽區(qū)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朝陽區(qū)與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合作,率先在朝陽區(qū)孫河、東壩兩地試點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配套設施,目前均已投入實用,年處理總量可達140萬噸。目前,已累計處置建筑垃圾 30萬噸。
今后,除處置朝陽區(qū)域內的建筑垃圾,它們還將承擔起東、西城的建筑垃圾處置任務,服務首都核心區(qū)建設。
目前,東壩、孫河這兩處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與已建成的十八里店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已形成三個臨時設施相呼應的格局,高安屯建筑垃圾處置固定設施年底將建成投用。這位負責人介紹,朝陽區(qū)創(chuàng)新引入的“臨時設施+固定設施”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模式已基本形成,力爭年底前建筑垃圾年處置能力達1000萬噸。下一步,朝陽區(qū)將結合公園建設等政府投資項目,加大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推廣使用力度,最大限度實現(xiàn)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